引起COD超标的原因以及COD处理方法介绍
我们知道,COD越高,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。有毒的有机物进入水体,不仅危害水体的生物如鱼类,而且还可经过食物链的富集,然后进入人体,引起慢性中毒。
在日常生产过程中,如果遇到COD超标的情况,使用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判断。
1、自身生产原因:
企业生产过程中cod的产生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,例如食品厂中多余食物的残留与水体、化工厂中还原性物质S离子和氯离子等及电镀废水在酸洗过程中都是污水COD超标原因。
2、水处理工艺缺陷:
1)生化处理(水温过低):当温度过低时,菌种的活性也跟着低,从而降低对cod的分解。
2)水中溶解氧不够:当水中溶解氧不足以满足菌种自身代谢,会造成菌种乏性。污水cod处理效率大大降低。
3)废水中某种指标(氨氮、重金属)浓度过高:污水中某项指标过高会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种,使cod降解不下来。
COD处理方法介绍:
1、物理法:一般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,然后利用格栅或其它物理隔栅工具把一部分污染物处理下来,带走一部分有机物。但是这个方法基本上只对浓度上万上千的COD起作用,一般到几百的时候就很难光靠此方法处理了。
2、化学法:运用化学药剂的氧化作用分解有机物,这种方法下的有机物分解效率快,处理时间快,一般都直接在出水口投加药剂使用,没有过多繁琐的操作。
3、生物法:在污水处理厂的运用是较多的,一般都是靠各种的菌种,活性污泥等生物处理,对其进行好氧厌氧等处理后,形成完整的处理工艺,能有效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等。但是此方法前期的调整会耗费比较大的工程投入资金,并且后续的处理上也要经常需要技术人员的维护,对日常维护的要求很高,需谨慎选择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解析科技2020年中秋、国庆放假通知